English

电脑图书非“厚”不可?

1998-12-16 来源:光明日报 乔岗 我有话说

自从电脑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,电脑图书就堂而皇之地上了书架。读者有需求、出版社有利润、作者有稿酬,皆大欢喜无可厚非。但是望着书架上一本又一本“砖头块”,不免为那些电脑打字小姐们担心:纤纤细手可否招架得住?

看来,我们的出版社、我们的电脑书作者已经走入了“厚”的误区。

误区之一:软件功能多,书就该厚

软件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目的就是要简单化。比如说,低版本的DOS在删除子目录时,必须从底层向上逐级进行,相当繁琐,而在高版本DOS中使用DELTREE外部命令就可以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。

但是,并非软件功能越多使用起来就越方便。微软的IE4.0是一个十分了得的“小软件”,居然超过了10MB,把普通网络用户很少用到的“网络电话”等功能也硬塞进来。软件功能既多又强固然好,但如果让用户一头雾水找不着北,还不如功能少一些。如今,电脑遇到了和家电一样的尴尬,新产品功能越来越多,操作起来就像在做数学习题。凡此种种,让那些狂热的电脑迷大伤脑筋。

所以,软件功能多并不能成为电脑图书厚的理由。OFFICE97是一个办公套装软件,其专业版将WORD97、EXCEL97等五个软件集为一体。有人戏说OFFICE97是个筐,什么东西都往里装。如果锁定OFFICE97所有内容编书,恐怕要超过600个页码,价格也会突破50元。但如果将OFFICE97“拆细”,分为五部分来编写,书自然不会厚,读者也可以按需选购。

误区之二:书厚了利润才会大

图书太厚,稿酬、印刷费等等都会居高不下,书价也会翻跟头。有人以为,书价高了利润就有保障,其实不然。笔者注意到,大部头图书的印量一般不会超过6000册,对印量5000册才能保本的出版社来讲,并没有多少利润。实际上,许多出版社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,改变了经营策略,也取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。比如,联想集团策划出版的“无老师电脑自学丛书”,每种书20万字左右,定价15元上下。这套丛书目前销售十分强劲,几乎每种销量均在2到4万册之间,利润当然可观。电子、人邮、机工等出版社都开始向“厚”宣战,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。

笔者应邀为某电子科技大学策划了一套“电脑直通车丛书”。这套丛书编辑出版的目的,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:既让用户及时享用优秀软件,又让用户感到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;既让用户能顺利完成日常工作,又让用户不必太费脑筋。这是一个鱼与熊掌都想得的选题,计划每一本书都不超过20万字,极富挑战性。出版社和作者们联手奉献给广大读者的这套丛书,是一列列精心制造的软件科技快车。只要您上了车,哪怕是糊里糊涂,它也会带你抵达目的地。

显然,书厚利润就大是一个幼稚的幻想。类比社科图书也能说明问题:《中华活页文选》和刘墉的《肯定自己》都是小册子,但利润之大让出版商乐得合不拢嘴。

误区之三:书不厚,就不够用

如果以读者够不够用作为衡量图书薄厚的标准,现在市场上的电脑图书的厚度都应该削减50%。因为近乎95%以上的图书都声称以初学者为读者对象。可笑的是,满世界的“快学通”、“起步”、“入门”、“自学通”、“速成”、“五周通”、“半月通”等等,其厚度都大有直逼《辞海》之势。

电脑图书,说白了就是科普作品而已。实在没有必要搞成大而全,不然就成了工具书。我的书柜里摆了很多厚厚的计算机图书。说句实在话,我很少去动它们。不是懒,是实在没有必要。该知道的早已烂熟于心,工作中用不上的就不想知道。在单位里,搞计算机的人常被同事们爱称为“电脑专家”,我相信专家们多是靠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的。DOS有100多条命令,平时能用到一半的人恐怕没有,谁也不会傻背DOS命令玩儿。连专家都这样没有耐心,让可怜的普通读者捧着“砖头”受洋罪,是不是有些“不人道”呢?

误区之四:重作者轻读者

时下,城市里的电脑书店霸道得让其它书店自愧不如,你很少能看见数学书店、物理书店,而电脑书店却成了一道风景。于是,写电脑书、出电脑书、卖电脑书、读电脑书都成了时髦。

客观地讲,电脑图书作者是中国社会的财富。电脑图书写作,要求作者不但有专业知识、文学素养,还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专业知识的更新能力。

出版社一般都十分看重作者,而且每一个出版社基本上均拥有自己固定的作者群,“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”,总担心自己的作者跑了。在这种氛围中,作者就被宠得不知天高地厚,写起书来往往信马由缰。读者算什么?我写甚你就读甚吧。出版社少一个读者无所谓,少一个作者可是大大的不行。于是乎,作者的每一个字编辑都不敢动,废话满篇不要紧,只要书在我这里出版,厚就厚点儿吧。还有一个只能私下里说的秘密:作者的稿酬是按照字数计算的,编辑的工作量也是按照字数计算的,字数多了书就厚,大家的利益完全一致。至于价格嘛,只有转嫁给读者了。

误区之五:萝卜快了不洗泥

走进书店,同类图书铺天盖地,再版图书寥寥无几。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比比皆是。有位作者说他一年要写20本书,笔者不敢不信,因为此君曾创下在一家出版社一年出版电脑图书十余本的记录。佩服,佩服,不知离吉尼斯世界记录还有多远?笔者也从事电脑图书写作,年产量也就二部而已。后经“高人”指点,才知其中奥秘:原来一本书在A社出版的同时,换个书名或署名就可以在B社出版;一本书出版后,加上一章、换个书名还可以在同一家出版社里出版。

WPS97尚未面世,有关它的使用大全、使用技巧的书就堂皇面世;微软官司缠身,视窗’98还在娘胎里无法出世,有关其使用精解的著作就已经诞生了。不知道这些“技巧”、“精解”从何而来,看不懂,实在看不懂。

很多出版机构都发生过这样的怪事,在已经编辑出版的众多计算机图书中,竟然找不见一本适合培训自己员工的教材。想一想也真是,又有哪一个作者、哪一家出版社有底气憋足劲高喊:我的每一部著作都是精品,句句都经得起推敲?

全世界都气喘嘘嘘地跟着格罗夫和盖茨跑,有时候真想停一停。著名学者赫胥黎曾说过,人类历史到现在只是占人类未来所拥有的时间的极小的一部分,以未来人类的眼光看,现阶段的人类正在做的,不过是一种最初的笨拙的探索。不错,出版社和作者目前正在做的也许正是一种笨拙的探索,这种探索的目的应该是让那些普通人能轻松地与计算机沟通,踏着科技进步的节拍向前走。那么,把沉重的电脑图书放入读者的行囊,能行吗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